登录

光脉医疗:全球数字化心脏专用SPECT市场占有率超55%,首创全环式SPECT/CT全身机

作者: 陈婕 2021-11-10 08:00
光脉医疗
企业数据由 动脉橙 提供支持
单光子医疗设备生产、研发商 | 未公开 | 运营中
中国-上海
查看

近年来,医学领域讨论最多的非“精准”莫属,“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用药”等等。各个学科也在朝着这个方向深挖,比如通过分子学手段明确癌症的致病基因,进而使用更为个性化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影像学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从传统的X线机、CT机,进阶为近两年非常火爆的PET/CT、SPECT/CT。医学影像从二维进阶到三维,成像也更为清晰、快速,为心血管和肿瘤诊疗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

 

全球范围内,GE、西门子、飞利浦三家企业是分子影像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中国市场也处于进口依赖的状态,但国产化进程从未停止。在SPECT/CT国产替代赛道上,新的市场参与者正在打破行业格局,这就是上海光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光脉医疗)。

 

光脉医疗专注于SPECT/CT技术的开发与商业化,此前已推出数字化SPECT心脏专用机——D-SPECT,在全球心脏专用SPECT设备市场中的占有率超55%。同时,该公司推出全球首款数字化通用型SPECT/CT机——VERITON-CT,采用创新的360°全环设计,在患者身体的毫米范围内自动移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基于碲锌镉(CZT)的SPECT/CT设备,实现1+1>2的效果


国际核医学起源于十九世纪末,经过漫长的研究发展,在1951年正式进入临床。1962年,David Kuhl发明了发射重建断层摄影术,即SPECT和PET。

 

SPECT的基本原理是患者摄入含有适当半衰期的放射性同位素药物,药物会结合患者的观测部位,由于放射性衰变将从断层处发出γ射线,体外探测器记录射线所在位置,通过旋转得到数据以建立一系列断层平面图像。

 

传统型SPECT设备是以碘化钠晶体制成探测器,接收γ射线并通过光电倍增管(PMT)将光信号间接转换为电信号,自面世以来受到很多关注,被广泛应用于心脏、骨骼、肺等器官的功能研究及疾病诊断。

 

但传统SPECT设备间接的光电转换存在采集时间长、图像质量不佳、患者接受辐射量较大的问题。与之相比,新型的以CZT半导体为固体探测器的SPECT机,无需PMT阵列等能量转换部件,可直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避免了能量损失,而且成像效率更高、图像质量更佳,对于疾病诊断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此外,SPECT/CT设备是国内外SPECT企业重要的研发方向。这类复合型成像产品将CT的多参数解剖成像与SPECT的分子成像结合,提供形态学、功能学多重信息,以帮助医生实现更精准的诊断

 

SPECT/CT的诊断效能要远远大于单独的SPECT或CT,实现了1+1>2的效果。

 

业务覆盖全球超400家医院,中国厂房落地上海临港


光脉医疗的内部是一支跨国、跨学科的人才队伍。

 

光脉医疗CTO Yoel Zilberstien具有三十余年先进医学影像产品研发管理经验,掌握数十项的创新技术研发专利。研发总监 Nathaniel Roth拥有物理学、光学双硕士学位,此前曾任职于欧洲军工巨头EADS公司。

 

跨国背景加持,以创新产品立身,光脉医疗始终把研发放在第一位。公司拥有70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包括BroadView智能靶向追踪技术、光动探测器、钴棒线性质控以及可变舒适座椅等。

 

不久前,公司宣布中国厂房落地上海临港。上海厂房交付后,公司将实现国产化生产,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也将根据中国人的身体情况持续改进其SPECT产品。

 

目前,公司的SPECT产品已覆盖全球400多家医院,包括梅奥医学中心、哈佛大学附属布列根和妇女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阜外医院、上海中山医院等国内外知名医院。

 

在海外,SPECT已成为临床核医学中常见的成像诊断设备,但国内拥有数字化SPECT产品的医院并不多,临床需求还有待满足。根据中国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发布的《2020年全国核医学现状普查结果简报》,截至2019年底,全国SPECT机共307台、SPECT/CT机共495台、心脏SPECT机共8台。与2019年上百万SPECT的检查例数相比,设备保有量远远不足。

 

由于国内SPECT设备多数处于满负荷状态,平均每台设备1年要检测~3100人次,远高于美国的~840人次。在美国,SPECT检查排队超过1天的患者仅有~50%,但中国各地医院的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排队1周甚至数周。

 

而且,我国的SPECT几乎全是传统的基于碘化钠的SPECT设备。为了帮助医生实现更精准的诊断,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基于CZT的新型SPECT设备是更佳的选择。此次光脉医疗上海厂房的交付,也将进一步加快新型SPECT设备的国产化进程。

 

心脏专用SPECT机获NMPA注册证,SPECT/CT通用机预计将于近期获注册证


2017年,光脉医疗的心脏专用SPECT机D-SPECT设备获得NMPA进口注册证,陆续进入中山医院、阜外医院、安贞医院等三甲医院。

 

近年来,临床上提倡以功能学为主、形态学为辅的诊疗手段。冠脉造影虽然是诊断冠脉狭窄程度的金标准,但这种有创的检查手段可能会为患者带来出血、心肌梗死等风险,造成“过度检查”。

 

在美国,医生会利用D-SPECT产品生成一个心脏功能学图像,在证明有10%及以上的心脏供血面积受损时,才会建议患者去做冠脉造影检查。而在中国,功能学检测也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D-SPECT的获批将会使更多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检查。

 

SPECT的全环式扫描是“兵家必争之地”,光脉医疗同样要 “争一杯羹”。公司的VERITON-CT产品采取360°全环式设计,是全球首款数字化全环式SPECT/CT设备。

 

要想实现SPECT设备的全环式扫描,探测器需要环绕患者全身。如果选择把CZT晶体平铺到SPECT设备的双探测头上,造价会比较高。光脉医疗的SPECT全身机产品把探测头做成伸缩状的探测柱,只需要不到100个CZT晶体模块就可以获取高质量的医学图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探头数量相对减少,能够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整体维护成本也大大降低。

 

光脉医疗SPECT全身机产品的探测柱会在距离人体几厘米范围内自动移动,每个探测柱里的探测器根据位置的不同做一定程度的旋转,由此完成对人体的360度扫描。如同拍照时把相机镜头推近,伸缩状的探测柱能够更接近患者身体,获得较详细的人体参数,以实现更好的显像效果。

 

光脉医疗CTO Yoel Zilberstien 表示:“以前我们做一次全身骨扫描可能需要半个小时,人躺在机器上不可能一动不动,患者的动作、呼吸都会影响最终的成像结果。现在我们将骨扫描的时间缩短到12分钟左右,患者个人活动造成的影响会大大降低,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数字化SPECT/CT探测器设计的创新突破,将SPECT部门工作流程全面实现3D采集。”

 

在图像采集完成后,光脉医疗的VERITON-CT数据控制台会进行3D数据的采集、重建和定量后处理。该系统配备了OSEM迭代重建与分辨率恢复、衰减校正(AC)、散射校正(SC)、部分体积校正(PVC)、高能量校正(HEC)等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有助于更快地获得最优解,验证图像性能和显著提高图像质量。

 

《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发布,推动中国核医学发展


临床医学提倡“早发现早治疗”。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癌症、冠心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涨。早期的诊断与治疗不仅能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还能节省医保支出。在早期诊断和治疗中,核医学影像的作用正在逐渐显现。

 

此前,国家原子能机构、科技部、公安部等八部门正式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这是我国首个针对核技术在医疗卫生应用领域发布的纲领性文件。

 

核药是核医学成像的基础,如由“锝-99m”制成的显像剂可用于诊断骨骼病变,由“氟-18”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FDG)可检测恶性肿瘤。我国核药发展相对缓慢,美国FDA批准的放射性药品约有60个,而我国只有30个

 

根据《规划》,到2025年,一批医用同位素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并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启动建设1~2座医用同位素专用生产堆,实现常用医用同位素的稳定自主供应。

 

一些人谈“核”色变,觉得核医学检查危害大。其实随着核医学的发展,现在患者接受SPECT检查所接触到的核辐射比接受X光检查都要少。随着国家大力推动,企业原研和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中国核医学的未来极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参考文章:《八部门发文规划“医用同位素”,我国核医学将迎井喷式发展》

相关赛道 医学影像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陈婕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DPM公司3D 4K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睿眼系列获批上市

【首发】破解AI落地难题!慧维逆势融资数千万,产品已进百家医院

红杉四轮增资,打破FFR“卡脖子”,扛起国产替代大旗的北芯生命科技冲刺港股

全美前十、国内百强医院均覆盖过半,智能精准外科头部企业医达健康提交赴港IPO申请

陈婕

共发表文章163篇

最近内容
  • 聚焦基层医疗眼视光及干眼诊治,艾视雅多款产品将陆续上市

    2024-04-10

  • 迎来100例患者,这家企业把质子治疗价格打下来了!

    2024-03-28

  • 海外营收占比超80%,合川医疗为全球客户提供微流控CDMO一站式服务

    2024-03-22

上一篇

NVIDIA创建AI计算平台,为医疗仪器和设备提供实时传感技术支持

2021-11-09
下一篇

打造数字改革样本后,医惠科技还能打出什么创新牌?

202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