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对话远毅资本唐轶男:深入数字医疗领域就像是在一片充满迷雾的森林里前进【数字医疗创新者】

作者: 牟磊 2021-04-03 08:00
导读:当前,随着国家对“新基建”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以及医疗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成熟,我国数字医疗领域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握准未来趋势,探寻新的发展基点,动脉网联手斯坦福未来医疗协会设立“数字医疗创新者”专题,将从“教育、创业、科研、投资”四大核心要点出发,以全新视角共同探讨当前数字医疗的发展现状,从典型案例中提炼成功经验,希望能为深处这一赛道的从业者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推动我国数字医疗领域快速发展。


资本,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对于数字医疗这类创新型领域来说,其产出的价值更为明显。

 

根据动脉橙数据库统计,2020年,国内数字健康领域全年共发生682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额高达1335亿元,处于医疗细分领域第二,仅次于生物医药。

 

进入2021年,资本方对于数字医疗领域的热情更加高涨。据不完全统计,截止3月19日,国内数字医疗领域共发生56起投融资事件,先后出现两起单笔超过10亿元的超大额融资,分别是镁信健康完成10亿元B轮系列融资以及圆心科技完成30亿元E轮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于2017年创立的镁信健康已经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完成了4轮融资,展现出了极强的市场潜力和巨大的商业价值,是数字医疗领域备受期待的“千里马”。而帮助镁信健康完成天使轮融资且一直跟投的“伯乐”正是今天的“主人公”远毅资本。

 

微信图片_20210323102249.png 

远毅资本近年来主要投资情况

 

远毅资本是国内最专业的数字医疗科技早期投资机构之一,近几年投资的项目主要包括专注基层医疗的明医众禾、医疗器械的B2B 交易平台贝登医疗、人工智能影像的数坤科技、数字化齿科解决方案的迅实科技、商业医疗保险科技的镁信健康以及基于基因测序的早期癌症筛查的基准医疗等。

 

基于远毅资本对于数字医疗领域的高垂直度和强专业性,动脉网专访了远毅资本投资总监唐轶男,希望以行业投资人的视角洞察我国数字医疗领域的发展路径和未来趋势,深度解析投资机构对于数字医疗领域的入局策略和底层逻辑,为处于数字医疗赛道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如何应对市场新格局支招。

 

投资人应该和创业者一样不断地学习


谈及数字医疗领域投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时,唐轶男罗列了很多答案,例如对于所从事行业有足够了解、具备极强的复合能力、有敏锐的商业洞察意识等等。但在她看来,这些所谓的“标准”是会跟着行业的改变而随之改变的,而唯一不变的则是需要像创业者一样持续不断地学习

 

838677ceb7c884219faf3ef14412780.jpg 远毅资本投资总监唐轶男

 

唐轶男并非一开始就选择成为一名投资人,或者说这根本没在她原本的职业规划当中,用她的话语来讲,进入医疗投资机构就是“误打误撞”。但如果你从她的教育及职业经历之中探寻,能发现其实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众多岁月和经历中成全的一场“水到渠成”。

 

本科阶段,唐轶男在香港大学主修生物化学专业,但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她发现专业方向与自己的兴趣并不是很匹配,因而在大三大四时,她便拿定主意要在研究生阶段转专业学习工科。

 

这并非是一时兴起。转去工科一方面可以发挥她在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上的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利用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更符合她的职业兴趣。于是,从港大本科毕业后,她选择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唐轶男是一个对未知领域充满着无限好奇心的人,在读书期间,除了专业课的学习,她还辅修了化学、物理、计算机、电子、机械、材料、化工等各类她感兴趣的理工科课程。“曾经在学校学过芯片设计和量子力学,参加机器人比赛,设计生物传感器,给人体器官建数学模型,本来以为毕业以后这些知识再也用不上了,没想到十年后,这些技术开始逐步落地医疗行业,变成了最炙手可热的投资方向。”唐轶男说道。

 

硕士毕业后,唐轶男进入到了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医疗中国团队,从一线工程师做起,后续逐步从医疗器械的研发工作,拓展到项目管理以及市场管理工作。5年后,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新的思考,希望有机会更加深度的参与到医疗技术创新的浪潮中,于是她选择从GE这个大平台上 “毕业”,前往长江商学院攻读MBA,之后便投身于医疗风险投资领域。

 

从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到研发工程师,从研发管理到市场管理再到投资人,每一次身份转变似乎都是不经意间发生的。唐轶男说:“对于职业规划,我在学校读书期间就想的很明白了。第一,就是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儿;第二,就是最好能做自己擅长的事儿,其他的都不太重要。”

 

在唐轶男看来,当前中国的医疗领域已经跨过了在传统商业模式下,以“国产替代”为主旋律的创业时代,因为低垂的“苹果”已经摘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而未来更多的机会必定是来自于交叉型创新型领域,这个趋势在数字医疗领域最为典型。最具生命力的数字医疗创新企业需要能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来从底层打通医疗行业存在的各类痛点和堵点,为行业带来持续的价值。如果要对整个行业做一个比喻的话,就好像面对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终点在一万米之外,市场潜力相当之大,但目前只能看清眼前的一百米,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是对于新一代创业者的挑战,同样也是给予这一代投资人的挑战。而在未来的漫漫长路中,支撑其不断前行的源动力就是创新,但创新就意味着需要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挖掘产品新的价值需求点,不断地迭代自己的认知,不断地去延伸自己的能力圈,这对于这一赛道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是如此。

 

当前的痛点或许就是未来最广阔的“蓝海”


虽非“科班”出身,但善于思考、对新鲜事物饱含热情的唐轶男很快就对数字医疗领域“熟络”了起来,并对行业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知。

 

她谈道,“在数字医疗领域,所有的技术和产品都是为了解决行业问题而生的,所有的创新机会也都来源于行业痛点或者说是未满足的需求。作为一名投资人,在看过很多公司以后,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少有企业是因为技术‘死’掉的,往往更多的问题出在创业者没有找到对的需求,或者在解决方案层面,没有能够真正的根本性的解决问题。”

 

具体而言,这些所谓的“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一是复合型人才紧缺。无论是在哪一个领域,人才都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是真正推动其发展的关键动力,尤其是对于数字医疗这类创新型领域来说,这一点所呈现出的价值更为明显。在唐轶男看来,当前阻碍行业发展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复合型人才,因为数字医疗领域是一个交叉性极强的领域,它需要从业者具备不同领域的认知能力。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更多的从业者只是在某一专业领域颇有建树,而缺乏跨领域的思维架构能力。

 

二是技术链接不够在采访中,唐轶男并没有把“技术”本身当作核心痛点,因为在她看来,当前很多趋于成熟的数字化技术并没有在医疗领域广泛落地,关键性的问题在于各类新技术没能与医疗进行“深入结合”。工业革命带来了机器的进步,但没有解决全链条运营效率问题;工业时代的技术善于解决标准化的问题,而医疗过程却是最为个体化的。数字化时代的创新产品或服务,背后难点其实是思维模式需要由“技术为中心”向“用户为中心”的转变。

 

三是缺乏高质量的解决方案。从技术走向产品,中间还需跨越多个层级,首先是要有复合型人才团队,其次是要有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最后是要对产品进行打磨和迭代。数字技术有机会帮助医疗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在产品、体验和成本三要素上同时做到最优。但由于医疗行业对于产品质量的高要求,一个高壁垒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打磨成长。

 

投资机构自有逻辑:从“触达、支付、效率”看行业价值


在远毅资本看来,“效率、触达、支付”三大方向代表着数字科技给医疗行业带来的三大结构性机会。而专注于早期投资的远毅资本是如何甄选创新型企业的呢?

 

首先是要有优秀的核心团队。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优秀的团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专注早期投资的远毅资本来说,这一点所体现的“含金量”极高。对于远毅资本来说,企业有“短板”必不可怕,因为这可以通过后期去逐步解决和完善,但企业的“长板”必须要足够,因为这是企业最核心的壁垒,也是决定企业能否走通市场路径的关键所在。

 

其次是要从实际需求出发。深入数字医疗领域就像是在一片充满迷雾的森林里前进,每一次踏出的步伐都是在进行摸索和迭代,但无论如何,沿着需求的方向迈进一定不会“迷路”。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一定要“根据钉子大小找锤子”,即从需求出发构建整体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拿着锤子找钉子”,即没有挖掘最底层的问题,而是以方案去应对想象中的需求,这必然是有问题的。

 

然后是保持专注,做透做深,建立壁垒。在唐轶男看来,数字医疗企业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呈线性,而更像是一个飞机起飞的曲线,在产品和服务打磨的阶段可能感觉上升的不够明显不够快,但如果这个打磨的阶段越长,它所积累的动能就越大,也就是腾空以后它能飞的更高更远。但如果企业前面打磨这一步没有做到位,就冒然选择“抢跑”,必然是会在后半程相当吃力,这也是行业发展的规律所在。

 

最后是随机应变,不断地产出新的价值。当前,数字医疗行业还处于一个快速演变的过渡阶段,因而认知也是在不断地进行迭代。无论对于产品解决方案的迭代,还是对于商业模式构建都极度需要持续的创新思维。这就需要创业者们要持续性的学习和思考,要跟的上行业的变化,并从这些变化之中找到与自身相结合的“发力点”,实现跨越式增长。

 

投资机构和企业应该保持深度互动


如今的投资机构和企业不再是简单的“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而更像是“协同联动、合作共赢”的互利关系,用通俗的话语来讲,就像是投资机构在和企业一起创业。特别是对于像远毅资本这样的早期投资机构,选择在行业非共识阶段提前布局,往往需要在投后陪创业者走过一段孤独的旅程。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而投资人在投后所收获的行业洞察,往往比投前更加深刻。

 

唐轶男谈到,作为一家投资机构,其实挣到的钱应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于投前,看准方向,赌对团队,也就是投的准;而另一部分则是来自于投后的“增值服务”,即在投后阶段帮助企业更好的成长,走的更稳,走的更好,提升到达终点的成功率。

 

那么投资机构究竟是如何在后期服务好企业的呢?

 

一是密切交流,通过碰撞共同提升行业认知。唐轶男谈到,作为一名投资人,自己会经常性地去和创业者碰撞探讨。每当自己对行业发展产生一些新的洞见,都会在第一时间分享给企业,而创业者也会时常主动分享探讨企业正在经历的挫折与成长。

 

二是重点打磨,系统性地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它最需要的就是构建起一个高效运行的组织,但这往往需要企业的每一个核心板块都要有专业化的人才支撑。针对这一普遍痛点,投资机构会加强组织建设方面的赋能工作,根据企业需求,系统化地给予帮助,提升其整体战斗力,帮助企业建立高效的运营体系。

 

三是搭建桥梁,让资源进行有效对接。就数字化企业来讲,其商业模式往往需要把各类利益相关方连接在一起,然后针对某一业务场景进行赋能。对于早期企业来说,它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相对应的资源去和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但对于大企业来讲,它们在某些数字化领域有明确的需求,却找不到合适的合作方。因而投资机构就能充当其中的“中介”,帮助企业间搭建好这一沟通桥梁。

 

除了这些共性的基本需求,投资机构也会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而针对性地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扶持。

 

与风险“共舞”,在风险之中找寻价值


对于任何一家投资机构来说,都无法避开“风险”这个让人敬而远之的词汇,尤其是像远毅资本这类主要关注早期企业的投资机构,对于“风险”的敏感度更为强烈。但必须认识到的是,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数字医疗领域中,“风险”即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基于此,远毅资本又是如何看待“风险”和管理“风险”的呢?

 

在唐轶男看来,投资机构本身就是和风险共舞的一个状态,这是在任何时间阶段都不会改变的。选择成为早期阶段的风险投资人,就是希望能够在创新赛道刚刚萌芽的阶段开始,便能陪伴企业家一起见证行业的发展与成长,并在陪伴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收获更多对行业的深入理解和认知。

 

虽然从理论上讲,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但在现阶段,医疗行业却存在一些结构性变化,有机会带来超额收益。数字医疗就是这样一条典型的赛道,一方面由于支付改革、带量采购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医院端、企业端和患者端都产生了全新的需求;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不断成熟,创新人才加速投身医疗行业,推动创新技术的商业转化逐步到达临界点。美国数字医疗赛道在过去10年呈现10倍增长,而中国市场起点更低,天花板更高,有机会涌现更多的大机会。远毅资本在过去几年深刻感受到了这个领域需求与解决方案的快速迸发,并选择在这个大趋势来临之初就投入其中,希望通过获取更多的一手信息,更多的行业经验,更多的认知优势,形成投资判断上的数据飞轮。

 

正如前文所说,当前的数字医疗就像是一场刚刚起步的“马拉松”,它的终点在万米之外,但我们目前所在的位置还处于百米阶段,因而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应该保持专注,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一起更坚定地朝着目标方向前进。


 

>>>>

关于斯坦福医疗未来协会


斯坦福医疗未来协会由专注数字医疗领域的斯坦福大学硕士、博士、博后共同发起,旨在通过促进该领域斯坦福、耶鲁、哈佛、麻省理工等顶尖院校的学者、创业者、技术专家与国内医疗行业企业家、投资专家、政策专家、媒体专家的深度合作与交流,推动医疗行业的产学研创新。


加入方式

获得至少一名现有成员的推荐,并将能充分说明你是数字医疗领域长期主义者的第三人称简介,发送至创办人微信leonstanford18。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牟磊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在痛点上“大打出手”,禾连健康用“3.6亿”助力体检模式升级

最高1亿元项目资助会花落谁家?SATOL生命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持续招募中!

超10家顶级资本押注,再获20亿元融资的镁信健康何以成为资本宠儿?

受资本市场热捧,“健康管理+医药险”生态闭环能否成为医疗领域新的护城河?

牟磊

共发表文章199篇

最近内容
  • 出海这一暴利赛道:没有巨头,大家当前都是“创业者”

    2024-04-22

  • 首次敲开“国家队”大门,这一医疗赛道已到爆发前夜?

    2024-04-19

  • 今年,医疗人不必“死磕”IPO!

    2024-04-10

上一篇

CBG——大麻素中的爱马仕,Demetrix如何用发酵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合成生物学系列案例】

2021-04-03
下一篇

十年爬坡与跃迁:微医破土而出,数字医疗迎来暖春

2021-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