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远大医药举行线上业绩发布会 过往5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60%

作者: 动脉网 2021-03-18 18:33

3月18日,远大医药在线上举行了业绩发布会,就其2020年业绩进行了解读,同时与投资者进行了直接交流。远大医药2020年归母净利润仍实现高速增长。2020年全年的收入为63.53亿港元,同比微跌3.6%,撇除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同比下跌约2.7%,5年年度复合增长率达14.5%;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7.93亿港元,同比增长55.8%,撇除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同比增长57.2%,5年年度复合增长率60.6%,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约63.5%,较2019年度增加约2.2个百分点。


2020年,远大医药总资产录得约169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同期增长约22.8%,过往5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4.1%。每股基本盈利期内为约52港仙,过往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约41.3%。


远大医药表示:收入减少的原因主要为受限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医院停诊限流导致处方药的销售受到压力。但由于集团不断优化盈利结构,持续推进创新和壁垒药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创新高壁垒及高毛利产品的销售;同时在疫情期间集团不断开拓院外市场,加强与各大电商平台的合作,非处方药物在电商平台和零售药店的销售取得较快增长;加之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投资组合公允价值的推高增加了本集团的投资收益,最终保持了经营业绩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


除上述财务指标外,远大医药的资产回报率、股本回报率等保持向上发展的趋势,2020年两项财务指标分别为11.6%和18.3%。资产负债率为20.9%,较上一年度同期有所下降,下降原因系2020年的盈利贡献及新股东的股本投入。


而这样的成绩是在2020年全球GDP下降4.2%,国内GDP增速1.8%及湖北GDP同比下滑5.0%的情况下得来的,尤为难得。良好的业绩得益于远大医药自2015年以来的创新驱动转型后的精准、强大、前瞻性的项目选择能力和快速、优秀、强大的项目商业化能力。


业绩交流会上,远大医药方面表示,2020年公司持续拓展创新管线的项目储备,提高公司综合实力。“总体而言,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均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

 

构建原始创新能力,驱动国际化转型


尽管2020年受到全球疫情影响,但远大医药方面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在2020年全年仍然完成10项投资并购,9项创新产品或平台、2项基金投资及2项战略合作。“业绩期内的投资并购与合作围绕精准介入治疗、肿瘤治疗、抗病毒抗感染治疗及呼吸五官科四个方向重点布局,持续拓展本集团创新管线的项目储备。”


不同于目前国内大多数药企的跟随式创新,在同类相同机制或同个靶点上的重复投入,产生了一批Fast Follow和Me too药物。目前远大医药的创新产品更加强调原始创新,管线内产品真正实现了First in class,将基础研究的新趋势、科学前沿的新突破转化为创新产品的突破口。


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远大医药全年研发费用共计2.19亿港元,若加上新项目的预付款及其他投入,2020年全年研发投入及各个项目的投入超过15亿人民币。通过2020年一系列扩张动作,远大医药已经实现了全球范围4大技术研发平台和5大研发中心的布局,分别为: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技术平台,DNA研发技术平台,mRNA研发技术平台,糖组学研发技术平台,美国圣地亚哥研发中心-免疫治疗(DNA技术)抗肿瘤,美国波士顿研发中心-精准介入抗肿瘤,比利时-呼吸、眼科及mRNA,澳洲研发中心-抗病毒抗感染等。


目前公司供储备国际知名科学家超30人,集团及联营公司共526名研发人员(包括联营公司:Sirtex、OncoSec等海外研发团队),较2019年大幅增长超过70%,其中硕士及博士等在内共258名,占比近50%,报告期内,远大医药搭建落实质量管理体系1个,成立科学委员会和专业技术委员会2个,搭建职能体系3个,包括专利体系、药物警戒体系及临床运营体系。


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远大医药全球化的进程仍在加速,在资本市场上先后完成了对OncoSec Medical Incorporated股份的收购,成功入股、投资了澳大利亚生物技术公司Telix Pharmaceuticals Limited及比利时mRNA创新型疫苗技术公司eTheRNA Immunotherapies NV,获得了多款创新药物的技术平台及商业化权利。2020年11月底,联营企业Telix的TLX591-CDx 的上市许可也已获得FDA 受理。


通过自主研发和全球拓展相结合的创新策略,远大医药已经成功转型为一家涵盖涵肿瘤治疗、心血管急救制剂及高端医疗器械、抗病毒抗感染、呼吸及五官科及生物健康产品和原料药等多个业务领域的创新药企业。尤其在心脑血管精准诊断及治疗、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adionuclide–drug conjugate, RDC)抗肿瘤治疗等领域,已经进入全球领先行列。


远大医药研发副总裁兼首席医学官史琳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截至今年1月,远大医药集体累计在研项目107项,除去一致性评价项目,创新项目占比接近一半,分布于临床前到新药上市申请的不同阶段,“管线布局合理,形成了良好的梯队效应。”

 

打造国际领先心脑血管精准介入治疗平台


远大医药通过同加拿大Conavi公司血管影像诊断、德国Cardionovum公司血管介入及以澳大利亚Sirtex公司和美国OncoSec公司肿瘤介入为代表的海外并购项目,已经实现了全球精准诊断+治疗战略布局,成为精准诊断治疗领域的头部企业。


2020年,德国联营公司Cardionovum研发的专为透析患者的通路狭窄,设计的药物球囊Aperto OTW(紫杉醇释放高压分流球囊导管)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成为中国首款透析用药物球囊。另外,目前公司针对外周血管疾病的LEGFLOW OTW产品也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预计2024年获批上市。


远大医药副总裁陈晓捷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RESTORE DEB产品上市一年多来,已经为公司贡献了过亿的销售收入。此前国元国际数据预计Aperto OTW、LEGFLOW OTW及2019年于国内获批的RESTORE DEB在内的三款球囊、支架类产品在2022年预计在国内将会为远大医药贡献4.6亿人民币的销售额。


精准治疗方面,远大医药于2017年入股投资加拿大Conavi Medical Inc.,取得在研的血管内超声光学同步成像系统NOVASIGHT Hybrid™和三维心腔内超声系统FORESIGHT ICE在大中华区的独家代理权。2019年时,NOVASIGHT Hybrid™已经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评的绿色通道。


远大医药研发副总裁兼首席医学官史琳表示,精准介入是2015年以来,远大医药重点打造的创新平台。“微创治疗已经成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主流领域,相较于普通的内外科,微创介入会有更多的高壁垒高创新产品,伴随诊疗技术的发展,也会带来巨大的潜力和市场规模。”其表示,目前该平台已经覆盖了冠脉血管、外周血管以及神经介入,未来进一步重点布局的领域还有结构心脏病、电生理和新衰领域。


而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远大医药的介入平台,已经从新技术集成、落地平台整合、自主临床团队、多维市场渠道四个方面形成了平台优势。“从license in到现在多重模式的合作,从股权的投资到生产的合作、研发的合作,供应链的合作,实际上是全方面的资源共享,这个过程中不仅是远大医药的临床团队、BD团队、市场化的团队都得到了很多好的锻炼,在迅速的成长和成熟,后续产品也能在多维的市场上得到很好的表现,更好的服务患者。”

 

独树一帜的抗肿瘤领域


目前国内PD-1药物领域赛道拥挤,部分业内人士甚至认为已经有泡沫的嫌疑。然而将放射性药物的成像和治疗结合起来,完成筛查诊断-个体化治疗,真正实现个体化诊疗,由于技术、研发投入、监管门槛,在国内尚罕有企业涉及,但在全球范围内已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欧美已有多个核素产品获批。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为48亿美元,增速达7%,但市场以北美为主。2017年10月底,诺华制药以39亿美元收购法国生物技术公司Advanced Accelerator Applications(AAA),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了放射性核素产品Lutathera。


目前远大医药实现了放射性药物的布局,2018年远大医药联合鼎晖以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irtex Medical Pty Ltd,开始布局核素药物,Sirtex的核心产品为SIR-Spheres 钇90®,通过β放射线进行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转移性结直肠癌等。而2020年该产品的上市申请已经获得NMPA受理,有望在2021年获批上市。


除了通过Sirtex布局海外市场,2020年,远大医药也与Telix Pharmaceuticals签订股份认购协议,同放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普尔伟业达成股权购买协议。通过一系列动作,远大医药目前已经形成了国内国外核药的全方位布局,进一步增强公司在放射性药物发展上的势能。


针对目前市场上PD-1药物的耐药问题,2020年2月,远大医药认购美国OncoSec公司约44%的股权,获得后者所有产品在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权益,核心产品TAVO是一款first-in-class瘤内抗癌基因疗法。根据2020年11月发布的TAVOTM与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抗PD-1检查点耐药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注册性2b临床试验KEYNOTE-695中期数据,在计划规模为100人的临床试验中,前54名患者的临床试验数据展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ORR达到30%,远高于临床试验预期的独立影像评估的ORR主要终点20%;完全缓解率为6%,9%的患者目标病变完全消除,中位持续反应时间为12.2个月。仅有5.4%患者出现三级的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未出现四级/五级的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OncoSec有望基于此2b期临床试验最终的客观缓解率(ORR)数据,向美国FDA申报加速批准。


在免疫治疗方面,2020年远大医药投资了比利时mRNA创新型疫苗技术公司eTheRNA Immunotherapies NV,引进后者的mRNA疫苗平台技术和在研产品,并与其成立了合资公司奥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肿瘤免疫治疗和感染性疾病的mRNA疫苗的研发及生产,同时奥罗生物也获得了eTheRNA Immunotherapies NV全球创新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PV 阳性头颈部癌的产品在大中华地区的全部权益及后续产品的优先权。


肿瘤治疗管线产品上,远大医药已拥有12个全球创新产品,并有10个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人体临床试验阶段,共覆盖9大实体瘤(包含肝细胞癌、结直肠癌、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前列腺癌、胶质母细胞瘤、转移性黑色素瘤、三阴性乳腺癌、鳞状细胞癌、HPV阳性头颈部癌)治疗领域。


史琳表示,目前远大医药在肿瘤板块的布局日渐成熟,国际化产业链的构建也初具规模。“公司的肿瘤业务群在全球范围内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9个,具备开展肿瘤产品生产、开发的能力,全球肿瘤研发中心15个,具备在38个国家开展肿瘤药物临床研究,在56个国家产品销售的能力。”


目前远大医药通过海外引进、在国内进行快速转化的方式,已经形成国际化布局、差异化创新、专业化发展的发展思路。“经过几年的产品布局,针对中国排名前11的癌种,我们的产品管线已经可以覆盖9个。”

 

抗病毒抗感、呼吸及五官科领域持续进行前瞻性创新布局


在抗病毒抗感领域,公司围绕重大未被满足临床需求的全球首创药物进行布局。在产品管线方面,目前已经储备三款全球创新药物,分别是两款用于治疗脓毒症的全球创新药STC3141和APAD,以及一款用于治疗副流感的全球创新药物。


2020年,公司获安体新生物授权公司APAD脓毒症项目全球权益,将与澳洲国立大学的创新药组蛋白抑制剂HIP协同研发。“2021年3月,公司管线产品STC3141获准在中国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开展 Ib 期临床研究,比预期提前了3周,欧洲和美国的IND申报准备工作也在进行中。”史琳在业绩发布会上介绍道。在此前的2020年5月,STC3141还获准在澳洲开展用于治疗COVID-19感染引起的呼吸窘况综合征(ARDS)的 II 期临床研究和用于治疗脓毒症的 Ib 期临床研究。预计不久的将来,远大医药能够在脓毒症这一全球还未有有效药物的领域中,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更多、更优的临床解决方案。


在传统优势领域呼吸科及五官科,远大集团布局了3款创新药物来进一步完善该领域的产品体系。包括从拨云制药获得治疗翼状胬肉的全球创新药CBT-001、新型复方鼻喷剂Ryaltris、以及从全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的全球首创治疗干眼症BRM421等。

 

战略转型初见硕果,投资价值正逐步被市场认知


近年来,受带量采购、医保谈判等政策影响,国内医药企业逐步呈现两极分化。仿制药企业在集采后市值普遍大幅降低,估值趋于化工行业,而创新药企却在政策的鼓励下,不断获得市场给予的更高估值。


在医保控费成为主流当下,创新成为医药企业的生命线。但是受限于国内创新药起步晚等因素影响,目前国内的创新仍以追赶式创新和me too药物为主,过度集中于同类或同靶点的药物,少有企业真正实现了first in class。


而远大医药自己的综合优势,果断切入高创新壁垒的领域,通过全球化的布局,实现了多个first in class产品的引入,并且通过协调全球资源,快速推进在研产品的进展,可以在未来五年内,有源源不断的创新产品不断面世。


作为综合性的企业,综合优势是远大医药核心战略的基础,也是抵抗外部风险的保障。远大医药从原料药到全球配送在内的产业链的构建,实现了最大的效益化。同时公司的管理文化,也保证了极高的并购成功率。远大医药董事长史晓峰表示:“国外统计的医药并购能够成功达成目的的概率不到25%,我们能够达到75%”。同时,远大医药的综合优势可以持续的为科研创新提供稳定的现金流,这也就意味着远大医药可以通过产业市场和资本市场双重途径为研发提供充沛的资金支持,使得公司能够源源不断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创新产品的投入。


另一方面,作为平台型企业,远大医药拥有超过覆盖全国的销售团队,已经深入各个药店、医院,规模超过了多数新型生物科技公司。而这样的商业化队伍也使得公司的一系列创新产品能够尽早落地。


史晓峰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我们远大医药创新转型的准备从2015年正式开始,尽管和国内龙头企业相比,从时间上讲我们稍微晚了一点,但是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走的比较稳健,这两年明显发力,通过全球化研发布局的方式,取得了很多海外的全球独家和具有市场前景的临床创新产品。病人的需要和临床的急需就是我们远大医药的研发方向,也一定是市场可以带来回报的方向。”


自2016年以来,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60.6%,远超港股医药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image.png


凭借上市后优异的市场表现,从315日起,远大医药已经由综合小型股指数成分股上调为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成分股,后者反映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总市值前95%的公司。

 

2020年,在香港恒生指数跌逾3%的情况下,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仍实现41.85%的涨幅,兼具平台属性和创新属性的远大医药,全年涨幅逾60%,超过行业平均涨幅。年中高点时,远大医药市值一度突破300亿港元。


目前港股医药行业的PS(市销率估值法)在7左右,而远大医药PS仅为3.7,香港生科指数内如再鼎、百济神州等公司的市销率分别为513和119,因此远大医药未来仍然具备非常广阔的上升空间。


“集团未来几年有着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争取每年有1-2个创新产品上市,完成15个创新产品立项,研发投入不少于营业收入10%,相信到2025年,远大医药将发展成为一家在核药、介入、感染领域优秀的国际化综合制药企业,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满足患者需求为导向,成为受医生和患者尊重的制药企业,并还原于社会。”史晓峰表示。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动脉网

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千亿级CNS领域全面爆发,这家Biotech正在交出自己的答案

买了恒瑞一条管线,半年转卖了14亿美元

【首发】超20亿美元!瑞博生物与BI共同开发小核酸药物

百明信康首创格雷夫斯症(Graves)新型特异性免疫疗法获FDA二期临床许可

动脉网

共发表文章7632篇

最近内容
  • 拜耳Co.Lab上海正式启动招募入驻企业

    14 小时前

  • 赛诺秀:射频抗衰黑科技——TempSure丽可秀【动脉严选新品鉴第57期】

    1 天前

  • 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论坛议程全公开【第八届未来医疗生态展会】

    1 天前

上一篇

千亿辅助生殖蓝图如何描绘?动脉网携手国际辅助生殖技术(ART)供应商韦拓生物共同解读

2021-03-18
下一篇

Ohana Biosciences:首家精子生物平台,开发体外精子增强疗法【Flagship投资案例】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