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I·Campus正式启动,背靠阿斯利康和无锡,用绿色审批和全球资源构建区位优势

作者: 陈鹏 2020-04-28 08:04

4月27日,阿斯利康无锡I·Campus生命科学园正式全面启用,并举办入驻仪式。包括5家新签约企业总计10家企业领取钥匙入驻园区。I·Campus致力于成为海内外生命科学创新企业发展中国市场、链接全球市场的优选园区,打造强强政企合作下的全球化生命科学生态圈。


1.jpg

 

产业园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合作共荣的。配套的园区服务、产业集群、人才梯队、政策辅助,以及管理培训,对企业的成长会带来相当大的帮助。园区经济效应引起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政府通过产业园区的兴建,创造产业聚集力,通过资源的共享、政策的支持,可以带动关联产业发展。那么,在目前竞争激烈且高度同质化的生命科学园区中,阿斯利康与无锡合作的I·Campus如何服务创新企业?它和其他园区的差异在哪里?动脉网(微信号:Vcbeat)对此进行了梳理。

 

I·Campus如何为初创生命科学企业加速孵化


2019年,阿斯利康在无锡纳税百强中继2018年后再度蝉联登顶。阿斯利康中国也发展成为中国处方药市场第一大跨国制药企业和在华增速最快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在这些成绩背后,商业模式创新在其中功不可没。

 

阿斯利康希望未来能够从传统制药企业向创新平台型企业进行转变。对于这个医药巨头的转型之舞而言,需要一个比创新中心更为广阔的舞台。I·Campus的蓝图应运而生。

 

动脉网总结分析认为,相比其他园区,I·Campus在运营模式、政府政策、商业化及资源获取,资金获取及专业服务获取上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

 

首先,I·Campus是目前罕见的政企合作运营产业园,这使其与其他园区相比有着比较优势。

 

第二,则是政府政策加持。无锡市为I·Campus量身定制了一站式绿色审批及一揽子优惠政策,解除了初创企业的后顾之忧。

 

第三,阿斯利康则提供自身的资源和全球化网络,帮助初创企业能够迅速商业化,并有机会成为阿斯利康的合作伙伴。

 

最后,园区还配套了风投基金和专业服务,解决了初创企业在资金和服务上面临的压力。

 

>>>>

独有政企合作运营


与以往不同,I·Campus采用了一种在国内相当罕见的政企合作主导的运营模式,这也让其拥有了独到的优势。

 

目前,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模式可分为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两种类型。政府主导模式多采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运营模式,由政府兴建园区并招商,通过物业管理和税收来实现盈利。

 

这种模式是目前最常见的模式,通常有较大的前期投入和政策上的倾斜,但大部分情况也仅限于此。由于同质化竞争,各地为了竞争往往采取简单粗暴堆叠政策的形式,并不利于产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主导模式通常为一家或者几家大型企业主导的园区或者孵化器,特点为市场化程度高,运营机制灵活。但相应地,这类园区通常难以获得政府政策上的倾斜。

 

I·Campus采用的政府和企业共同主导的模式则将两种模式的优点相结合:无锡政府给予政策和基建上的支持,阿斯利康则将自己对中国市场及行业的认知、以及全球网络资源和盘托出。

 

简单而言,I·Campus比其他园区都要“懂”企业;同时,它也更“懂”中国市场。

 

当然,这种模式需要政府和企业之间有着相当的了解和信任——无锡和阿斯利康恰好是为数不多能够达到这种高度互信的组合。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I·Campus是由无锡和阿斯利康携手了。

 

>>>>

政策加持,无锡将借I·Campus打造全球生命科学产业高地


与马山、江阴和惠山这三个无锡既有的生物医药专业园区相比,I·Campus是产业链条最完善、生态圈最广阔的园区,也是无锡市生命科学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肩负发展4D(药品、医疗器械、诊断、医疗数字化)的重任,打造从研发到孵化、从展示到商业化落地覆盖生命科学全周期的创新孵化平台。

 

无锡市政府也在最近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无锡市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无锡市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其中I·Campus频频出现,足可见其战略重要性。


3.jpg

 

加速药械审评审批无疑是无锡为I·Campus打造的最为重磅的政策之一。在4月27号的园区启用仪式上,江苏省药监局和无锡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在I·Campus内设立了专业化报批流程指导的“无锡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服务中心”。

 

中心由国家药监局和江苏省药监局为园区企业提供指导,并提供政策法规与技术咨询、市场准入相关材料审核、集中上报、补正辅导等专业服务。

 

通过这一“药械准入绿色窗口”的尝试,海内外优质生命科学创新企业项目的产品注册申报和服务工作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速,解决了以往企业的痛点。

 

同时,配合SAS赛仕(云脑)、泰格医药等CRO商业化服务企业的一条龙服务,以及无锡提供的市级临床资源平台,都将大大缩短企业和项目在临床试验和临床申报过程的时间,提高审批效率。

 

相比其他地区,无锡多年来对生命科学产业的关注使得当地政府的确更“懂”产业。因此,才能针对企业痛点量身定制这样一套政策。

 

自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建立之初,来自印度专注在心电领域AI的心安医疗科技就高度关注各项优势和发展前景。对于心安医疗这样一家来自国外的创新企业而言,如何在一个全新的市场走出第一步至关重要。无锡市政府着力打造的营商环境让心安医疗印象深刻。在政府帮助下,心安医疗迅速建立起高效、合规的商业模式,加速了心安医疗科技的创新方案在中国的实践。2019年9月,心安成为首批签约的海外企业,并于2020年4月成为首批入驻企业。

 

>>>>

从个性化指导到商业化合作,I·Campus将成为进入阿斯利康整体解决方案的入口


阿斯利康则通过自身的全球网络资源、国际管理经验和商业化发展平台来支持园区及入住企业的发展。

 

具体来说,入驻园区的企业可以获得来自阿斯利康方面的专家咨询、企业指导、解决方案整合、商业化合作及投资等方面林林总总的帮助。

 

I·Campus与所有入园企业都有定期的沟通和交流,从企业需求的角度提供合适的资源及帮助。近期,政府及阿斯利康领导团队与入园企业也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及需求,从而现场给予指导或对接资源。

 

商业化渠道是园区招引和培育企业的重要抓手,也是企业快速做大做强的重要条件。尤其对于初创生命科学创新企业而言,能够有机会与阿斯利康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方案整合,进而进一步进入阿斯利康的全球资源网络,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以心安医疗为例,就从阿斯利康丰富的行业资源和对中国市场的认知中获益颇多。目前,心安医疗已与阿斯利康心血管业务部达成合作协议,在心电诊断领域探索全方位实质性合作。

 

这并不是孤例,I·Campus正在借鉴与阿斯利康商业化合作的成功案例,积极对接阿斯利康中国健康物联网创新中心的14项创新诊疗一体化方案和阿斯利康各个药品事业部。


2.jpg

 

依托阿斯利康全渠道商业化平台和创新网络,I·Campus可为入驻企业提供海内外市场洞察、产品概念验证、商业创新合作、销售授权和代理推广等服务,从而进一步构建商业化渠道体系。可以这样定位,I·Campus是创新项目进入到阿斯利康整体解决方案的主要入口之一。

 

在进入阿斯利康整体解决方案后,企业还有机会在阿斯利康全球网络的支持下进行全球拓展。事实上,阿斯利康已经在全球建立了多个和I·Campus类似的创新中心。这显示出阿斯利康在I·Campus背后的宏大战略规划。

 

目前,I·Campus已经和阿斯利康位于俄罗斯的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结成姐妹园区,并与印度国家软件与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英国生物产业协会(BIA)、中国香港创新医疗学会以及澳大利亚贸易投资委员会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这种全球性的网络支持会形成两方面双向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能够帮助对中国巨大市场感兴趣的海外企业进入中国。事实上,在I·Campus首批入园的企业中,就有部分是通过阿斯利康这一全球网络进入园区的国际企业。另一方面,它也将协助中国企业发展本地市场,并进一步走向海外,实现国际化的目标。

 

>>>>

全球资金聚集,合作伙伴协力


一个成功的项目背后必然是需要多方伙伴的齐心协力,尤其对于越来越精细的生命科学产业而言更是如此。因此,I·Campus也邀请了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来共同协力。

 

首先是全球资金的助力。入驻I·Campus的企业可以获得发展所需的真金白银——阿斯利康与中金资本联合设立了10亿美元全球医疗产业基金,将对包括I·Campus在内的有潜力的项目提供融资。不仅如此,获得融资的企业在扩张时获得政策激励和孵化加速等一揽子配套服务。

 

同时,园区企业也能够获得其他顶级基金合作伙伴的投资评估。目前,这些基金包括君联资本、礼来亚洲基金、维梧资本、启明创投、鼎丰生科资本以及斯道资本。

 

与此同时,作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包括CRO在内的专业服务必不可少。深谙行业发展规律的阿斯利康和无锡市也为I·Campus配备了高规格的专业服务。

 

园区首批入驻企业中就包括专业的CRO服务商泰格医药,及其子公司观合医药科技。它们将共同为园区企业提供临床实验服务、新药研发服务、药物临床检测服务、医疗器械检测服务等专业第三方服务。

 

写在最后


不同于其他政府主导的生命科技园,I·Campus是第一次由生命科学头部跨国企业与政府合作共建的生命科技园,有着非常鲜明的国际化和创新特色。

 

不仅如此,这个国际化的创新园未来的构想远不仅如此。无论是无锡市还是阿斯利康方面都提到了希望借由这种模式的探索,最终打造出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医疗健康的全球化进程,激发更大行业潜能。

相关赛道 生物制药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陈鹏

医疗行业观察者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2023数字疗法白皮书》发布,行业进展迅速长期潜力看好

万亿大健康市场引巨头竞相跨界,OPPO如何走出“致善”之道?

用更严肃的心态做健康,这家科技企业的健康之道如何与众不同?

苹果、华为、华米降维打击,这个百亿医疗赛道迎来大变局

陈鹏

共发表文章198篇

最近内容
  • 企业健管增收超80%至10亿,平安健康踏上管理式医疗的新长征

    2024-03-22

  • NVIDIA推出NIM微服务,赋能医疗生成式AI应用

    2024-03-19

  • 阻断“中国第一病”,它登上Nature子刊封面

    2024-03-16

上一篇

Dynacure:获5000万欧元C轮融资,专注孤儿病领域,挑战中央核性肌病(CNM)【海外案例】

2020-04-28
下一篇

整治医美乱象,卫健委办公厅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医美综合监管执法工作通知

20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