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医师承中心:探索基层中医培养“广东模式”,助力中医药行业爆发式发展

作者: 张靖 2020-03-10 08:00
中医师承中心
http://www.zyscedu.net/
企业数据由 动脉橙 提供支持
中医师承教育机构 | 未公开 | 运营中
中国-广东
查看

中医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不被人们认可,这也导致中医药行业逐渐淡出市场。根据商务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大约拥有1.6万家中华老字号;到90年代只有1600余家;而目前仅剩下1130家,其中中医药行业有90多家。中医药行业经历着持续下滑的阵痛。


转机出现在2015年。2015年以来,国家开始大力支持中医药的发展,相继发布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等近20个国家级政策,把发展中医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此时,中医药行业迎来发展良机。


在此天时地利人和之际,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简称中医师承中心)正式成立。中医师承中心秘书长梁烈谈到:“中心的成立有多方面因素。首先,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中医药行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并在后续十多年的发展中有许多成果。这为中医药行业爆发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关于中医药的政策、法律陆续发布,代表国家对于中医药行业的重视,也代表着中医药行业的发展迎来了契机。最后,我们发现中医药行业人才紧缺,并找到了解决方案。因此,我们成立中医师承中心,希望培育更多的中医人才。”


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117.3万人,而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仅61.3万人。中医药人才的稀少可见一斑。


梁烈表示:“截止2015年,广东全省的中医类执业医师(包含助理医师)总数还不足3.5万,这对于人口过亿的广东而言,3万多中医药人才很难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中医药行业急需补充中医药人才。”


中医师承中心的成立,是希望探索一条能够适应当前社会与环境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走出特色的中医人才培养道路。


守正创新,探索中医师承教育现代科学体系


“中医之学,璀巍光灿,垂二千余年。然其推移演进,繁衍传承者,师承之教,未曾离之”。著名国医大师王琦曾在《师承论》中如此描述师承教育,可见师承教育在中医传承中的作用。


师承教育模式重视以师带徒,老师通过言传身教向徒弟传授医学知识和临床诊断技能。在此过程中,老师的经验、专长知识均能在实践过程中传授给徒弟,有利于医术的传承和发展。


师承教育与高等院校教育存在很大差异,梁烈介绍:“中医师承中心与中医高等院校的目标、模式皆不同,有自身的特色优势。”


首先,与高校注重高考分数的招生方式不同,中医师承中心设计了宽进严出的模式。从生源就开始着手,挑选绝大多数有坚定中医药从业追求或有强烈中医药文化兴趣的人。这种招生模式将大范围吸纳社会各界精英。梁烈表示:“培养目标上,我们聚焦基层,以看常见病、多发病为基本要求,不受学历、科研和职称评定等诸多限制,实现与基层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对接。”


此前,中医有“无标准、无体系”等问题,如今中医师承中心针对此问题创立了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其以“结果标准化、过程灵活化、基础体系化”为要求,建设并完善了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制度体系。目前,中医师承中心完成了《广东中医师承学员教学计划》、《中医师承学员临床实践管理实施办法》、《广东中医师承人员临床培训标准(试行)》、《广东中医师承指导老师管理办法》等中医师承教学管理制度。有专家表示:“这一系列的机制都是开创性的,填补了中医教学实施标准的空白。”


另外,中医师承中心还建立了包括名医讲堂、跟师实践、视频教学、专病研究、督学考核、专项培训等健全的中医师承教育体系,满足各阶段、各层次中医药从业者、中医药文化爱好者学习中医和提升专业能力的需求。


临床实践是中医药经验传承的根本方式,因此,中医师承中心将中医临床课程的基本技能、专科技能、沟通交流技巧等实践内容集中起来,由浅入深培养学员,增添学员的中医药学信心。与高校的大班教学不同,中医师承中心注重在临床实践中因材施教,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帮助学员在实践中提升对理论的领悟。


例如,中医师承中心将中药辨识、中医诊断、针灸推拿教学集中在二级中医医院中开展,发挥二级医院带教指导老师充足、诊疗设备充足等优势,开展专业系统教学。将基层社康中心作为学员重要的实践基地,指导老师诊治时间宽裕、便于学员侍诊和随访的环境,也为学员提供充足的基层群众病例,让学员能够将二级医院的学习内容进行实践和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中医高等院校教育,中医师承教育模式更利于培养中医临床型人才,且具有成长周期短、经费投入少、对工作影响小的优势。有数据显示,经过中医师承教育的中医人才使用中药的比例与临床有效率更高,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有重大作用。


专注基层,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经过几年的探索,中医师承中心已经建立了健全的中医师承教育体系。梁烈介绍道:“中医师承中心深入调研,充分吸收了高等教育和中医师承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3+1’的师承培养模式。”


“3”指的是“跟师学习、理论学习、临床实践”三大模块,即通过每周一次的名医讲堂授课、每年固定频次的跟师出诊实践和定期的临床专项技能培训,完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服方药和中医外治手法的系统学习,将非中医学背景的学员培养成临床中医。“1”指的是对出师考核、医师资格考核的考前培训,以通过考试为目标。


梁烈介绍:“目前,中医师承中心的生源主要有四种。第一类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或中医;第二类是在药店等机构工作的药学者群体;第三类是中医药的爱好者;第四类是养生保健领域的从业者。”截止目前,中医师承中心已经招募了近千名学员。


在导师方面,中医师承中心吸收了广东省21个地级市、近百所中医医疗机构的八百多名副主任及以上的中医师作为导师队伍。同时聘请了近百位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级名中医,组成中医师承中心的高端智囊团。


梁烈介绍:“导师队伍涵盖了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针灸康复等中医药优势病种的各方向专家。我们对这些专家进行分方向管理,建立了理论教学领导小组、临床实践领导小组和考评考核领导小组,由专家库当中教学经历、临床经验和管理水平突出的顶尖中医药专家担任组长,分工领导各领域专家开展教学研究、临床指导和考核管理。”


如此一来,专家库给每一位学员提供了广泛的选择机会,在此基础上,中医师承中心设计了师徒志愿双方匹配机制,确保师徒双方都能找到满意的师傅或徒弟。“这个创造性的匹配机制是对传统师承教育的重大突破,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医师承中心后续的沟通服务效率。”


临床实践是师承教育的核心优势,因此,从2017年开始,中医师承中心逐步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近20家综合性医院的中医科室展开沟通,共建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目前,中医师承中心已经建立了“综合医院、二级医院、社康中心”三级临床实践教学基地。


同时,中医师承中心建立了20多个临床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围绕肿瘤、心血管、肝病、肾病等疑难病症,颈椎腰椎等脊柱疾病、妇科、儿科等常见病开展临床实践带教。“为了积累临床实践经验,我们陆续出版了专家的临床经验医案书籍,并希望推进中医疗效的学术化。”


据介绍,2020年,中医师承中心的临床实践标准化教学基地“师承中医馆”正式投入使用。在中医馆的投入上,中师承中心将多年来各级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经验加以整理提升,并将进一步突破传统师承教育“各承家技”保守缺点,建立“群师带群徒”制度,开放更多元的跟师学习机会。梁烈表示:“师承中医馆将围绕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青年中医培养和中医临床疗效的学术化,力争实现中医药服务的标准化服务闭环。”


中医师承中心坚持培养基层中医人才,为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为中医药爆发式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未来之精彩,我们拭目以待!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张靖

医疗行业观察者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尚医智联:聚焦医药第三终端,搭建基层就医平台提高基层“诊治防”能力

远程把脉超80%复现率,脉之语的脉动传真机都做了什么?

旧酒新装!“太医说”如何打造中医界的网红IP?

三大领域、十三项看点,2017年医药行业趋势预测

张靖

共发表文章377篇

最近内容
  • 2024全球最大器械并购案,背后的赛道火了

    2024-04-13

  • 跌穿地板价后!上市公司疯狂捡漏

    2024-04-09

  • 破除招投标不合理限制!千亿医疗市场真的“狼来了”

    2024-04-03

上一篇

君联医疗新药速递 2020年第 8 期

2020-03-09
下一篇

我国院感防控34年:非典刺激 “建章立制”,新冠疫情又将带来什么影响?

2020-03-10